<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 页
        检务公开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工作报告
        业务流程
        在线服务
        表格下载使用手册
        代表委员联络使用手册
        预决算信息公开使用手册
        案件信息查询使用手册
        法律法规查询使用手册
        在线举报使用手册
        检察长信箱使用手册
        通知通告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
        ·2023年度吉林省各级机关考试...
        ·春节放假通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
        ·最高检印发三批院领导包案办...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惩...
        ·习近平:在江泽民同志追悼大...
        ·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宣...
        ·喜报!“林海守望者”获全省...
        ·最高法、最高检、教育部联合...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
        ·最高检印发新修订的?《检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最高检党组督办重点工作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
        ·关于全市试鸣防空警报的公告
        ·关于中秋节休假的通知
        ·关于2022年州庆放假的通告
        ·公告 | 关于征集第二届全国重...
        ·中央政法委通报7起干预司法活...
        ·关于2022年吉林省检察机关考...
        ·2022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记...
        ·2022年吉林省各级机关考试录...
        ·关于2022年吉林省检察机关考...
        ·【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机关2...
        ·2021年度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拟任命检察...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
        ·国安部公布《公民举报危害国...
        ·关于端午节放假通知
        ·延边州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三个规...
        ·吉林公布涉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
        ·关于延边州作息时间调整的通知
        ·关于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关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
        ·疫情期间谨防诈骗丨吉林省公...
        ·转发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应...
        ·关于依法打击妨害新冠肺炎疫...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关于申报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
        ·转发:敦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
        ·关于本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元宵节快乐!
        ·最高检印发《通知》:加强“...
        ·转发延边林区分院《关于2022...
        ·关于召开学习贯彻全国检察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
        ·隆冬时,小寒至,年味将浓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2...
        ·最高检关于印发 《企业合规...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印发《吉林...
        ·关于组织参加分院第二期党建...
        ·关于参加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公检法司”干警近亲属禁业清单
        ·11月,这些新规,开始实施!
        ·2022年放假安排来了!
        ·安全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行政...
        ·关于调整机关作息时间的通知
        ·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关...
        ·中秋节放假通知
        ·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1...
        ·关于参加全省第二批政法队伍...
        ·关于参加吉林省检察机关“老...
        ·关于组织教育整顿应知应会100...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
        ·延边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尽快完成专题研修班的通知
        ·关于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
        ·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 ...
        ·关于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反馈意...
        ·关于组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
        ·关于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做好公...
        ·关于组织参观敦化处理日本遗...
        ·关于参加“全国检察机关顽瘴...
        ·关于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
        ·关于参加省直机关工委“百年...
        ·敦化林区检察院开展党史知识...
        ·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主题党...
        ·关于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扫黑...
        ·关于听取“坚持一体推进不敢...
        ·关于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动...
        ·关于参加中共党史专题讲座的通知
        ·关于召开执法司法办案业务协...
        ·关于开展第二轮检察官业绩考...
        ·关于全省市县两级人民检察院...
        ·关于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内设...
        ·敦化林区院召开2019年度工作...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关于深入落实政法领导干部学...
        ·关于开展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通知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关于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守望绿水青山,争创大德敦林...
        ·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总...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传邮万里 安全第一 ——一封信背后的“七号检察建议”故事
        时间:2023-01-3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传邮万里 安全第一

        ——一封信背后的“七号检察建议”故事

        2022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封感谢信从国家邮政局送往最高人民检察院,感谢最高检对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把脉问诊,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落实“七号检察建议”,邮政管理部门、检察机关在寄递安全管理领域已经成为“亲密战友”。

        “‘七号检察建议’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兴市江平路邮政支局支局长何健忠如是评价。

        故事要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递包裹讲起。

        见微知着

        当快递遇上违禁品

        张某某通过国外某社交软件向他人约购麦角乙二胺(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俗称“邮票”)20个;印某某每次以支付大麻50克或人民币1万元作为好处费,雇用刘某某领取从加拿大寄来的毒品包裹;寄递人员苏某明知寄递的物品系毒品,为收取高额寄递费用,先后7次将12箱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一种治疗咳嗽的处方药,2015年被列入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寄往外地……

        数据显示,在我国毒品犯罪总体趋势下滑的大背景下,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却呈现连年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寄递毒品犯罪案件6063件11235人,涉案甲基苯丙胺(冰毒)7189.9千克、海洛因2085.4千克,其中相当一部分毒品是跨国跨境寄递而来。

        隐匿在小小包裹背后的,不只是毒品。

        陕西省检察机关办理的杨某等人非法买卖、运输枪支案,杨某通过某快递企业将668支枪形物寄递贩卖给刘某、孙某,二人再通过寄递渠道贩卖给其他买家;湖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等人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陈某等人数十次寄递贩卖象牙、羚羊角、穿山甲鳞片等1200余件。

        同样是2017年至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寄递枪支弹药爆炸物犯罪5290件8782人;起诉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537件1153人。

        这些违禁品为什么会堂而皇之地流入全国各地?为什么寄递三项制度(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没有拦截住违禁品?

        这些问题引起了检察机关的注意。2021年初,最高检党组要求,研究制定检察建议书,推动强化寄递安全监管。负责办理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的最高检第二检察厅随即成立调研起草组,走访国家邮政业安全中心了解寄递流程,全面摸排寄递违禁品犯罪情况和寄递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安徽芜湖的一次现场调研中,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仔细查看安检机构造、运行方式,特别是安检员检查违禁品的显示屏,一探究竟后与值班的安检员展开了深入对话:

        “你一天要工作多长时间?”

        “在安检机里发现过违禁品吗?”

        “长时间工作,盯着安检机屏幕,能保持全神贯注吗?”

        三个月后,调研组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认识。

        “发展与安全。”元明用两个词汇来阐释“七号检察建议”的制发初衷。他指出,我国具有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寄递市场。尤其在疫情期间,千千万万快递小哥被戏称为老百姓“最盼望的人”,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运送。然而,随着寄递行业迅猛发展,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寄递违禁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邮政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快递队伍建设,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加快农村‘电商配送’渠道建设,强化快递包装废弃物防治,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我们通过办案发现问题,也希望能够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诉源治理。”

        同心协力

        12部门联手守护寄递安全

        2021年10月20日,最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制发检察建议书,即“七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

        检察建议书的开头引用了周恩来总理为邮政业先驱林卓午的题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全文以扎实的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指出了当前寄递行业存在的寄递安全监管与行业发展形势不匹配、寄递新业态存在监管盲区、寄递安全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寄递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寄递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国家邮政局在收到“七号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党组会对落实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印发了《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七号检察建议”进一步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补短板、建机制、强监管、增能力,推动从更高层面解决长期困扰邮政寄递业安全发展的难题。

        一场从上至下的“包裹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对于寄递行业来说,‘七号检察建议’可谓一场及时雨。”何健忠代表如是评价。这位来自中国邮政基层一线、拥有十五年履职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曾经对寄递安全有着切肤之痛,如今成为“七号检察建议”的践行者、见证者和监督者。

        为适应行业监管形势的新要求,邮政业安全监管领导机制不断完善,国家邮政局在市场监管司加挂安全监督管理司牌子。

        在“七号检察建议”推动下,各地也充实市级邮政监管力量、增设县级邮政监管机构。“安全”两个字深深烙印在寄递行业上下。

        事实上,寄递违禁品的种类十分繁杂,除了前文提到的毒品、枪支爆炸物和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还包括假药、假币、淫秽物品、危化品、烟草等各类物品,导致寄递行业监管主体较为复杂。如快递业由邮政部门负责监管,普通物流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管,寄递出入境业务由海关负责监管,外卖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相关的上游部门由商务部监管,等等。

        这是“七号检察建议”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要解决的问题——助力国家邮政局完善寄递安全统筹监管体系、推动形成寄递安全综合治理大格局。

        为此,2022年2月,国家邮政局召开了部际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会议,会商“七号检察建议”落实意见。

        2022年11月,国家邮政局、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联合监管责任体系、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统筹加强对寄递渠道的安全管理。

        多部门协同共治,使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也更加高效、有力。

        譬如国家邮政局联合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禁毒办开展打击寄递渠道涉毒、个人信息泄露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同公安部、国家禁毒办联合开展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与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野生动植物网络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盾”联合行动方案》,规范活体动物寄递;与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严格危化品管理;等等。

        在元明看来,“七号检察建议”更像是撬动寄递安全的杠杆和助推器。“这项工作要落实、走深,更多地还依赖于这12个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寄递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久久为功

        依法能动履职促建议落地

        为了给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创造有利条件,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检察职能,持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首要的是办理相关案件时,着重审查案件是否存在寄递犯罪行为。

        2022年1月,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检察院接到一起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销售野生画眉鸟案。办案检察官敏锐地发现,犯罪嫌疑人出售野生画眉鸟的方式是组建微信群联系,并利用物流寄递渠道完成交易,但该案物流寄递从业人员涉嫌犯罪未被追究。“后来公安机关查明,物流公司人员为提升业绩,明知快递是野生画眉鸟仍然承揽。此后,我们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对猎捕、购销、寄递等环节的犯罪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共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关联案件7件7人。”办案检察官陈彬告诉记者。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检察院针对办案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安全漏洞,到辖区物流公司开展“七号检察建议”法治宣传。

        涉寄递犯罪的发生地通常相隔甚远,通过寄递线索对案件进行深挖,对打击这类犯罪异常重要。

        2021年年末,天津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贩卖毒品、洗钱案,犯罪嫌疑人孟某、苏某飞在明知高某某贩卖的电子烟含有合成大麻素的情况下,仍以牟利为目的,为高某某代理销售电子烟,并多次通过快递发货。孟某、苏某飞与高某某等36人贩卖毒品案系重大寄递毒品犯罪关联案件,犯罪嫌疑人遍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津市东丽区检察院将该系列案作为贯彻落实“七号检察建议”的重大典型案件办理,深挖彻查。截至2022年11月,检察机关已提起公诉27人,其他涉案人员关联案件也正在办理中。

        对于寄递从业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检察机关还会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提升办案质效。

        在前述寄递野生画眉鸟一案中,朝天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同步跟进,共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5件,依法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意见,并根据不同情况探索“以劳代偿”等生态替代性修复新模式。

        江苏省如皋市检察院办理一起快递人员通过公司信息系统收集大量寄递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的案件时,实现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三责同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释法说理,督促犯罪嫌疑人主动退出16万余元违法所得;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涉案人员承担24万余元的公益诉讼赔偿金,后二人庭前自愿缴纳;针对当地邮政管理部门履职不到位问题,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立竿见影

        快递小哥发现毒品犯罪

        诉源治理,要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预防犯罪。

        2021年的一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的快递小哥阿力(化名)找到快递公司老板反映,最近一段时间有个收快递的人很奇怪——“总是不接电话”“也不留具体收件地址”“收快递的人很憔悴”。他认为“这些特点挺符合之前检察官来讲课的内容”。

        原来,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发出后,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都根据各自区域特点,展开了相关行动。如南浔区检察院落实普法责任制,对寄递行业开展“定制普法”,召集各快递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指出新形势下存在的违禁品寄递风险和危害,特别是对近年来出现的利用“网络+寄递”形式实施毒品犯罪情况进行重点宣讲。

        阿力反映的线索通过快递公司反馈给辖区派出所。后公安人员于2021年11月17日在张某锋再次取件时将其抓获,在其快递包裹内查获甲基苯丙胺(冰毒)70余克。归案后,张某锋交代了其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

        “我们通过深入宣传落实‘七号检察建议’,提升快递从业人员发现寄递违禁品违法犯罪线索的意识和能力,使快递从业人员成为防范寄递违禁品的有生力量,进而形成快递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预防寄递违禁品犯罪、融入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南浔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邹洁说。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在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国有125名快递员因举报毒品犯罪获得奖励。越来越多的快递小哥正成为打击涉寄递犯罪的新生力量。

        制度落实的关键在基层。

        “‘七号检察建议’已经把问题写得清清楚楚,我们要求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尽量避免重复制发检察建议,把精力放在贯彻落实上。”元明解释。

        ? 在江苏泰兴,每个快递包裹上都有一个“寄递安全,从我做起”倡议小贴士,这是何健忠代表和泰兴市检察院共同设计的。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泰兴市检察院组织市邮政管理局、邮政公司、公安局、各快递企业代表召开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座谈会,通报本地区近年来寄递违禁品犯罪案件办理情况,与会代表围绕当前寄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困难、应对举措以及需要其他部门给予协助的事项进行座谈,还组建了“守护寄递安全联盟”。“最近一年,泰兴本地没有涉寄递犯罪发生。”泰兴市检察院检察官赵习芳告诉记者。

        在江苏泰兴,每个快递包裹上都有一个“寄递安全,从我做起”倡议小贴士,这是何健忠代表和泰兴市检察院共同设计的。

        ? 在山东枣庄,枣庄市检察院与邮政管理局、公安局等七部门共同研究建立七项协作配合工作机制,重点针对违反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涉枪涉爆、涉危涉毒、寄递野生动植物以及假冒伪劣产品、泄露寄递客户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联合监管,开展联合调研、普法宣传、督导检查等工作。一年多来,枣庄涉寄递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显着下降,寄递行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邮政监管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实现了寄递渠道安全管理的机制化、常态化运行。这些做法被国家邮政局称为“七号检察建议”长效落实的“枣庄实践”。

        驰而不息

        努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据1月17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391亿件,同比增长2.7%;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35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业务收入完成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不断增长的市场,也带来难度不断提高的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元明向记者表示,2023年,最高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依法能动履职、加强诉源治理”“没完没了抓检察建议贯彻落实”的工作部署,召开推进落实“七号检察建议”的现场会,驰而不息将相关工作推向纵深。

        国家邮政局在感谢信里也表示:“下一步,邮政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与最高检的深度协作配合,巩固深化‘七号检察建议’落实成效,注重源头防范,深化部门联动,强化安全监管,加快构建邮政快递新安全格局,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每一个清晨和日暮,快递小哥们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飞驰而过,像流动的血液,像跃动的细胞,把数以千亿计的包裹带给我们。那里,不仅有生活的物品,还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来源:检察日报 要闻版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吉林省敦化林区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1号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